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军用光电系统与工程”专题征文通知

发布日期: 2021-03-22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专题介绍

随着现代战争向着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非传统情报、监视和侦察(NTISR)系统正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作战使命。作为我军情报获取、侦察感知、火力导引和毁伤评估等情报、监视和侦察网络的重要节点,面向多用途的非传统情报、监视和侦察光电装备逐步由单一任务设备朝着多任务系统发展,通过多组件一体化设计、多功能系统集成和多任务信息综合处理,在空-地协同作战涉及各战斗力生成环节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下非传统情报、监视和侦察光电装备发展需要,推动我军光电情报监视侦察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科研人员交流和合作,《应用光学》编辑部特别邀请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策划组织了“军用光电系统与工程”专题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面向非传统情报、监视和侦察光电装备发展,聚焦光电系统与工程总体技术、先进光学设计/制造/加工/镀膜技术、新型光学材料和光学测试计量技术、稳定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探讨和展望军用光电系统与工程发展的未来。

现面向全国征集高质量综述和原创性研究论文,竭诚邀请《应用光学》编委、青年编委、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技术专委会委员、专家、学者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组稿投稿,积极参与。

二、征稿范围

(1)光电系统与工程总体技术

(2)光电成像建模、仿真和分析技术

(3)先进光学设计技术

(4)光学加工、镀膜和装调工艺技术

(5)光学测试与计量技术

(6)新型光学材料

(7)高精度稳定控制技术

(8)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技术

三、特邀组稿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王惠林,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载光电装备型号研制和预研方面的工作。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标兵”及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担任兵器工业集团前沿新兴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应用光学》编委会委员。

王大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52研究所技术总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带头人,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军委装备发展部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先进制造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航空制造工程研究院高能束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超精密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戴一帆,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军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等。牵头研发了磁流变抛光、离子束抛光、纳米坐标测量等设备,实现亚纳米精度光学超精密加工,为空间光学、强光光学和光刻物镜等系统研制提供制造技术支撑。

张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首批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系统设计、矢量像差理论、自由曲面光学、特种金属光学精密制造、高通量显微光学、AR/VR等方面的工作。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0余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15项。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师办副总师,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虚拟现实产业联盟(IVRA)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应用光学》与《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朱钧,清华大学精仪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自由曲面光学设计方法、公差分析和新型光学系统研究方面的工作。完成973研究课题“光学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及空间曲面表达与优化”,原创性地提出了逐点设计的光学曲面设计方法。其中关于自由曲面全自动设计方法的文章发表在Nature子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上,首次实现了光学系统的全自动设计。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6余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50余项)。担任中国遥感应用学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北京市航空智能遥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委员,光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先进光学制造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OSA会员。

四、论文发表

中英文稿件兼收,通过《应用光学》官网(http://www.yygx.net)进行投稿,上传稿件时请注明“军用光电系统与工程”专题投稿。投稿模板、脱密证明及相关内容文件详见官网“作者指南”。

五、联系人

白宣庆:029-88288178 18991205808

朱安志:029-88288172 13669230760

顾胜男:029-88288172 13299026929

齐  媛:029-88288348 13379299241

E-mail :yygx205@163.com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1-03-22 阅读次数: